山鸡舞石镜

· 崔护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舞隐,禽情秖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 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鸡:指锦鸡,一种羽毛色彩斑斓的鸟类。
  • 石镜:指庐山上的石壁,因其平滑如镜而得名。
  • 物象:指自然景物。
  • 禽情:指鸟类的情感。
  • 锦翎:指山鸡美丽的羽毛。
  • 宛转:形容山鸡的动作优美。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
  • 羽族:指鸟类。
  • 天倪:天边的云彩。
  • 翰音:指鹤,传说中能飞翔的鸟。
  • :醋。

翻译

庐山的石壁如镜般展开,人们说山鸡在那里舞蹈。 自然景物隐约可见,鸟儿的情感却自得其乐。 当烟雾散去,心中欢喜山鸡的羽毛整齐美丽。 山鸡的动作优美,如同彩色的乌鸦,舞动如凤欲栖。 怎能说它只是普通的鸟类,它在这里得到了天边的云彩。 应该嘲笑那些终日只能喝醋的鹤,它们无法与山鸡相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石镜旁山鸡舞蹈的景象,通过对比山鸡与鹤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诗中“物象纤舞隐,禽情秖自迷”一句,既展现了山鸡舞蹈的优美,也隐喻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结尾的“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则是对那些束缚于尘世、无法享受自然之美的讽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崔护

崔护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 3篇诗文

崔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