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梢毬(shāo qiú):指用球杆轻击球。
- 紫袖:紫色的衣袖,这里指打毬者的服装。
- 晓冰:清晨的冰。
- 蹄下裂:马蹄踏破冰面。
- 寒瓦:寒冷的瓦片,这里指打毬用的瓦片。
- 杖头鸣:打毬时杖头击打瓦片发出的声音。
- 叉手:一种打毬的动作,双手交叉握杖。
- 胶黏:形容动作迅速,如同胶水般黏着。
- 分鬃:马鬃分开,形容马的奔跑状态。
- 线道絣(xiàn dào bēng):线道,指打毬的路线;絣,指捆绑,这里形容打毬的路线清晰,如同被捆绑一样。
- 无战伐:没有战争。
- 髀肉(bì ròu):大腿上的肉,这里指因久坐不动而长出的赘肉。
翻译
白马的鬃毛上系着鲜红的缨子,打毬者轻巧地挥动着紫色的衣袖。清晨的冰在马蹄下裂开,寒冷的瓦片在杖头击打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打毬者双手交叉,动作迅速如同胶水般黏着,马鬃分开,沿着清晰的路线奔跑。他自言自语地说,这里没有战争,自己的大腿上已经长出了赘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清晨打毬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打毬者的技艺和马匹的英姿。诗中“晓冰蹄下裂,寒瓦杖头鸣”一句,既表现了清晨的寒冷,又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动感。结尾的“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则透露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久坐不动生活的自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展现了唐代打毬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