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 崔湜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折杨柳:古代一种风俗,折柳枝送别,寓意挽留。
  • 二月风光半:二月的景色已经过半,指春天已经到来一段时间。
  • 三边戍不还:三边指边疆,戍指守卫边疆的士兵,不还指未能归来。
  • 年华妾自惜:年华指青春,妾自惜指女子自己珍惜青春。
  • 杨柳为君攀:杨柳指柳树,为君攀指女子为了思念的人折柳。
  • 落絮萦衫袖:落絮指飘落的柳絮,萦指缠绕,衫袖指衣袖。
  • 垂条拂髻鬟:垂条指柳枝,拂指轻触,髻鬟指女子的发髻。
  • 那堪音信断:那堪指怎能忍受,音信断指消息中断,无法得知对方的消息。
  • 流涕望阳关:流涕指流泪,望阳关指望着远方的关隘,阳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关隘,这里泛指远方。

翻译

二月的春光已过半,边疆的士兵还未归还。 我自珍惜这青春年华,为你折下这杨柳枝。 飘落的柳絮缠绕着我的衣袖,垂下的柳枝轻触我的发髻。 怎能忍受音信全无,我泪流满面,遥望远方的阳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思念远方戍边的爱人。诗中通过“折杨柳”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诗中的自然景象“二月风光”、“落絮”、“垂条”与女子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结尾的“流涕望阳关”更是深刻地表现了女子的无奈和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崔湜

唐定州安喜人,字澄澜。崔仁师孙。第进士。为左补阙。中宗神龙初,桓彦范等引为耳目,令伺武三思动静。湜见三思势大,反附三思,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中宗景龙中,依上官婉儿、韦后及安乐公主,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典选纳赂,贬江州司马,改襄州刺史。韦氏称制,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景云中又附太平公主,进为中书令。玄宗立,太平公主被杀,湜亦赐死。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