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琴棋僧歌

· 张瀛
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 我尝听师禅一观,浪溢鳌头蟾魄满。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 我又听师琴一抚,长松唤住秋山雨。弦中雅弄若铿金,指下寒泉流太古。 我又听师棋一著,山顶坐沈红日脚。阿谁称是国手人,罗浮道士赌却鹤。 输却药,法怀斟下红霞丹,束手不敢争头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波上莲花水中月:比喻佛法如莲花般清净,如水中月般虚幻。
  • 不垢不净:佛教术语,指超越了世俗的污垢与清净的境界。
  • 色空:佛教术语,色指物质现象,空指这些现象的本质是空无的。
  • 浪溢鳌头蟾魄满:形容禅定中的境界,鳌头指海中的巨龟,蟾魄指月亮的精华,比喻禅定中的广大与圆满。
  • 河沙世界:佛教用语,指无量无边的世界。
  • 寒灰冷灯畔:形容禅定中的寂静与超脱。
  • 弦中雅弄若铿金:形容琴声清脆悦耳,如同敲击金属的声音。
  • 指下寒泉流太古:比喻琴声如寒泉般清澈,流露出古老的韵味。
  • 山顶坐沈红日脚:形容在山顶静坐,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
  • 阿谁称是国手人:谁自称是国家的棋艺高手。
  • 罗浮道士赌却鹤:罗浮山的道士以鹤作为赌注。
  • 输却药,法怀斟下红霞丹:输了药物,法怀(可能是人名)斟下了红霞般的丹药。
  • 束手不敢争头角:形容在棋局中处于劣势,不敢再争胜。

翻译

我曾听师傅讲解佛法,如同波上的莲花、水中的月亮,既不污垢也不清净,是物质与虚空的统一,没有法也没有空,也没有灭。 我曾听师傅禅修一观,如同巨浪涌动、月华满溢,无量世界皆空,一寸寒灰在冷灯旁。 我又听师傅弹琴一曲,长松仿佛唤住了秋山的雨,琴弦中奏出的音乐如同敲击金属般清脆,指尖下的寒泉流淌着太古的韵味。 我又听师傅下棋一着,坐在山顶,夕阳渐渐沉下,谁自称是国手,罗浮山的道士以鹤为赌注。 输了药物,法怀斟下了红霞般的丹药,不再敢在棋局中争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听师讲解佛法、禅修、弹琴和下棋四个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佛法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术语和生动的比喻,如“波上莲花水中月”、“河沙世界尽空空”,描绘了佛法的深奥与禅定的境界。同时,通过“弦中雅弄若铿金”、“指下寒泉流太古”等句,传达了琴声的美妙与棋局的紧张,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与艺术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张瀛

生卒年不详。诗人张碧之子。仕于南汉国。累官至曹郎。事迹详见《十国春秋》本传、《唐才子传》卷一〇。元代尚有《张瀛诗集》传世。辛文房称其诗“尚气而不怒号,语新意卓,人所不思者,辄能道之,绰绰然见乃父风也。”(《唐才子传》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首。按张碧、张瀛年辈相接而时隔百年,二人之时代记载必有一误。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