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杭州柘枝

· 张祜
舞停歌罢鼓连摧,软骨仙蛾暂起来。 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 旁收拍拍金铃摆,却踏声声锦袎摧。 看著遍头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柘枝:一种唐代流行的舞蹈,起源于西域。
  • 软骨仙蛾:形容舞者的身姿柔软如仙蛾。
  • 红罨:红色的细网状物,这里指红色的舞衣。
  • 画衫:绘有图案的舞衣。
  • 缠腕:手腕上缠绕的装饰。
  • 碧排方胯:绿色的方形装饰,位于舞者的胯部。
  • 背腰:背部和腰部。
  • 旁收拍拍:形容舞者动作中的拍打声。
  • 金铃:装饰在舞衣上的铃铛。
  • 却踏:退步踏地,一种舞蹈动作。
  • 锦袎:锦缎制成的袖口。
  • 香袖褶:带有香气的袖子褶皱。
  • 粉屏香帕:粉色的屏风和带有香气的手帕。
  • 重隈:重叠的角落。

翻译

舞蹈结束,歌声停止,鼓声连续催促,柔软如仙蛾的舞者暂时起身。红色的细网舞衣缠绕在手腕上展现出来,绿色的方形装饰从背部和腰部显现。旁边传来拍打的金铃声,退步神速的踏地声,锦缎袖口随之摆动。看着舞者袖子上的香气褶皱,粉色的屏风和香气手帕在重叠的角落里再次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流行的柘枝舞蹈的精彩场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舞者的服饰、动作和舞蹈的节奏感。诗中“软骨仙蛾”形容舞者身姿的柔美,而“红罨画衫”、“碧排方胯”则具体描绘了舞衣的华丽。后半部分通过声音和动作的描写,增强了舞蹈的动态美,展现了舞蹈的韵律和舞者的风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生动,充分展现了唐代舞蹈艺术的魅力。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