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牧之齐山登高

· 张祜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烦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菊霏霏(fēi fēi):菊花盛开的样子。
  • 急管烦弦:形容音乐声急促而繁复。
  • 落晖:夕阳的光辉。
  • 碧云江静:形容江面平静,天空云彩碧绿。
  • 浦帆稀:码头上的帆船稀少。
  • 孙盛嘲时笑:孙盛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指作者不愿像孙盛那样嘲笑时世。
  • 王弘醉夜归:王弘是东晋时期的官员,这里指作者愿意陪伴醉酒的朋友夜归。
  • 砧声(zhēn shēng):捣衣声,古代妇女在砧板上捣衣的声音。
  • 授寒衣:分发或穿上御寒的衣服。

翻译

秋天的溪流南岸,菊花盛开,繁茂如云。在夕阳的余晖下,急促而繁复的音乐声响起。深山中的红叶树林掩映着小径,江面平静,天空碧云,码头上的帆船稀少。我无法忍受像孙盛那样嘲笑时世,宁愿陪伴醉酒的朋友王弘夜归。我正怜惜这流落中的芳华,而捣衣声却徒劳地催促着人们穿上寒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南岸的景色,通过菊花的盛开、急促的音乐、深山的红叶、平静的江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表达了作者对时世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的“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则抒发了作者对流落生涯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