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綵斿。 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 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 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 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国:指江南地区。
  • 数世:几代,多指时间久远。
  • 北湖:指玄武湖,位于南京。
  • 十洲:古代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比喻湖面广阔。
  • 天清:天气晴朗。
  • 华林苑: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指玄武湖周围的景色。
  • 日晏:太阳西斜,傍晚。
  • 景阳楼:原为南朝宫殿名,此处泛指高处的楼阁。
  • 果下:形容小巧的车辆,如牛车。
  • 回仙骑:仙人的马匹环绕。
  • 津傍:河边。
  • 綵斿:彩色的旗帜。
  • 凫鹥:水鸟,鸭子和鹅。
  • 凤管:笙箫等管乐器,喻指音乐。
  • 荷芰:荷花和菱角,代指湖上的植物。
  • 龙舟:装饰华丽的船,常用于赛舟活动。
  • 七子:指七位著名的诗人,如曹植、谢灵运等。
  • 酹讴:饮酒唱歌。
  • 在镐乐:指周文王在镐京的欢乐时光。
  • 横汾秋:汉武帝刘彻巡幸河东时的盛况。
  • 纾慢:宽缓懒散。
  • 易由:轻易改变。
  • 驹王:骏马之王,比喻君主勇武。
  • 孙叔: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贤臣,无谋指其智略不足。
  • 佳气:吉祥的气象,此处指国家兴盛。
  • 霸功:建立霸业的功绩。
  • 桑田:古代传说中大海变为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 麋鹿:比喻失去权势的人。
  • 否运:厄运,不顺利的时运。
  • 康时:太平盛世。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此处借指张九龄的官职。
  • 豫章:古代郡名,此指张九龄任职之地。
  • 相阅:互相映照。
  • 菱歌:采菱女的歌声。
  • 风流:指文雅风度,也指美好的时光。

翻译

历经了几代南方的变迁,玄武湖才如十洲仙境般展现。 在明丽的天空下,华林苑的景色清新,景阳楼的日落景象令人陶醉。 小车在林间回转,彩旗飘扬在河边。 湖面上,水鸟伴着优美的音乐,荷花与菱角竞相开放,龙舟竞渡热闹非凡。 曾有七位才子在此吟诗作赋,上千人齐声唱和,仿佛重现了周朝镐京的欢乐。 人们常说这里是快乐之地,不逊色于汉武帝的河东秋游。 然而风俗渐趋懈怠,江山易改,人心难测。 君王不再勇武,贤臣也少有智谋。 国家的繁荣已渐行渐远,谁来重振霸业? 世间沧桑巨变,从东海变为桑田,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只剩麋鹿游荡。 在这衰败的时代,争夺的是三国的残局,而太平盛世只占九州之一。 尽管山川依旧,幕府还在,但馆舍已不再是豫章旧地。 湖水静静流淌,菱歌依旧悠扬。 宏伟的蓝图不再重要,只想怀念那些风雅之事。

赏析

张九龄这首诗通过游览玄武湖,回忆历史,感叹世事变迁。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玄武湖的美景,同时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诗中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今世态炎凉的反思。诗人以“七子”、“千人”等典故,寄寓人才凋零、文化衰微的感慨。通过对比“否运”与“康时”,揭示了世事无常和人事更替的主题。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张九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