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兴溪夜上赴岭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
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
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触闇泉。
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
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服:指初次穿上的官服,这里指开始担任官职。
- 筱(xiǎo):小竹子。
- 圻(qí):边界,这里指山崖的边缘。
- 闇泉:幽暗的泉水。
- 梗:指植物的茎,这里比喻漂泊不定。
- 膏:油脂,这里比喻滋润或舒适的生活。
- 于役:指服役或从事某种工作。
翻译
曾怀抱着隐居名山的愿望,如今却被世俗的纷扰所牵绊。 多次踏上这条征途,开始时所穿的官服已不再如初。 太阳落在青翠的山岩之间,沿着溪流行走于绿竹之旁。 乘船离去时,月光已照耀,归鸟在人们之前安息。 曲折的山路让人迷失在幽深的山峰中,连绵的山崖触碰到幽暗的泉水。 深林中风声凝结了思绪,长夜中旅人的情感悬而未决。 不是因为植物的茎而漂泊,没有油脂的生活也自感煎熬。 不知道那些服役或工作的人们,何时才能相聚欢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张九龄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名山意”与“世网牵”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如“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后半部分则通过“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等句,抒发了旅途中的孤独与不安,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