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房问法

· 张继
流年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 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年:指光阴,时间。
  • 东林:指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
  • 禅伯:指禅师,对佛教禅宗高僧的尊称。
  • 心地:指心境,内心的状态。
  • 琉璃: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宝石,此处比喻清净透明的心境。

翻译

光阴一天又一天地流逝,世间的事情何时才能有个尽头? 我尝试向东林寺的禅师请教,希望能让我的心境变得像琉璃一样清澈透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清净的向往。诗中,“流年一日复一日”描绘了时间的无情,而“世事何时是了时”则反映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无奈。后两句转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通过向东林寺的禅师请教,诗人希望能够达到一种心如琉璃的境界,即内心的清净与透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张继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