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中作三首

· 张祜
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 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桕 (wū jiù):一种树,其果实可用于榨油。
  • 烧畬 (shāo shē):指烧荒种地。
  • 荡桨 (dàng jiǎng):划桨,指划船。

翻译

秋天的河滩一望无际,平坦而宁静,远远地可以看到山中的城池。 夕阳下,乌桕树上啼叫的鸟儿,空旷的林中露水滴落在寄生植物上。 烧荒后的田地残留着火光的颜色,夜晚划船时溪水发出声响。 何况这里是我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只是小小的桑田已经发生了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河滩上的所见所感。通过“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等句,诗人巧妙地捕捉了自然景色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进一步以色彩和声音丰富了景色的层次感,而结尾的“桑田小变更”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记忆的淡淡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