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赐粽有感

· 庄昶
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 千官晓缀紫宸班,拜向彤墀贺重午。 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 天恩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觞。 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 官河戍卒十万艘,总向天厨挽飞粟。 君门大嚼心岂安,谁能持此回凋残。 小臣自愧悠悠者,救时无术真素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艾虎:用艾草编织的老虎,端午节习俗之一。
  • 龙池:指皇家园林中的池塘。
  • 箫鼓: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 紫宸班:指朝廷的官员。
  • 彤墀:红色的台阶,指皇宫。
  • 角黍:粽子的别称。
  •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菰米和蒲草,常用来包裹粽子。
  • 饿莩:饿死的人。
  • 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
  • 天厨:指皇宫的厨房。
  • 飞粟:快速运输的粮食。
  • 大嚼:大口吃东西。
  • 悠悠者:无所作为的人。
  • 素餐:白吃,指无功受禄。

翻译

在蓬莱宫中悬挂着用艾草编织的老虎,龙池中满是船只,竞相奏响箫鼓。 千官在晨光中排列整齐,向着红色的台阶朝拜,庆祝端午节。 大官们享用的粽子散发着菰蒲的香气,彩绳如云霞般绚烂。 天子恩赐的粽子从丹陛下传来,琼筵上还有黄金酒杯相伴。 东南地区的米价高如玉石,江淮之间饿死的人家哭泣声声。 官河上十万艘船只载着守卫边疆的士兵,都向皇宫的厨房运送粮食。 在皇宫中大口吃粽子,心中怎能安宁,谁能拿着这些粽子去挽救凋敝的民生。 我自愧是个无所作为的小臣,没有救世的策略,真是无功受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皇宫中的盛况与民间的苦难,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诗中,“艾虎”、“龙池”、“箫鼓”等意象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而“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则进一步以美食和装饰来体现皇宫的奢华。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民间的苦难,“饿莩千家哭”、“戍卒十万艘”揭示了社会的残酷现实。最后,诗人自责“救时无术”,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无能为力的自责。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节日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