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伍伯饶杨伯顺甥舅顺德李子长游李村山

游走意何穷,天枢日夜东。 青山都老脚,破笠又春风。 径草分遥碧,岩花坠小红。 乾坤浑欲到,何处问壶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é):与,同。
  • 伍伯:伍姓的长者。
  • 伯饶:人名。
  • 杨伯顺:人名。
  • 甥舅:外甥和舅舅。
  • 李子长:人名。
  • 李村山:地名。
  • 天枢:北斗七星的第一星,这里指天体运行的轴心。
  • :斗笠,一种遮阳挡雨的帽子。
  • 径草:小路上的草。
  • 岩花:山岩上的花。
  •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常指隐士或道士。

翻译

与伍伯、伯饶、杨伯顺以及外甥和舅舅,还有李子长一同游览李村山。

游走的意境无穷无尽,天体的轴心日夜向东移动。 青山见证了我们的脚步,破旧的斗笠又迎来了春风。 小路上的草分隔出遥远的碧绿,山岩上的花儿点缀着小小的红色。 天地间仿佛都要被我们踏遍,却不知该去何处询问那位隐逸的壶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亲友一同游山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青山都老脚”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游山的情景,又隐喻了时间的流逝。结尾的“何处问壶公”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神秘感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