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佚题:指没有题目的诗。
- 青竹篱:用青竹编制的篱笆。
- 紫涧滨:紫色的溪流边。
- 拍天波浪:形容波浪汹涌,仿佛要拍打到天上去。
- 无津:没有渡口,无法渡过。
- 木屐:一种木制的鞋。
- 渔船:捕鱼的船。
- 荣叟:指荣启期,古代隐士。
- 自便: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 居山:隐居在山中。
- 真忍:真正能够忍受。
- 百年贫:长期的贫穷。
- 东西好记:四处游历时记得的地方。
- 山月:山间的月亮。
- 话此因:谈论这些事情的原因。
翻译
在青竹篱笆前的紫色溪流边,汹涌的波浪仿佛要拍打到天上去,已经找不到渡口。不知道何时才能穿着木屐再次来到这里,哪里的渔船愿意载我同行。荣启期自得其乐,隐居山中真正能够忍受长期的贫穷。四处游历时记得的地方,山间的月亮留下来,谁来谈论这些事情的原因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诗中“青竹篱前紫涧滨”和“拍天波浪已无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壮阔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后文通过对荣启期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羡慕,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脱。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