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楚六主

楚殷霸业由高郁,龙酿司马总前驱。 岭北胥平摧粤汉,荆南屡挫压淮吴。 四面行营归统督,东南商旅辏江湖。 上将府开左右属,尚书令守历朝符。 旧臣宿将虽堪恃,一国三公自可虞。 莫道咋人惟猘子,且看争栈是群驹。 鸡臛数盘难卒饱,雁行一弟转为癯。 竹门草屋终忧死,徙邑辞封讵免屠。 五千铜柱溪州立,十万丹砂天策涂。 金宝香龙时柱抱,银鎗年少日庭趋。 莫讶财多官立拜,但教田在谷宜输。 献珍甫得都元帅,军政奚堪属稚懦。 伏波华胄休遥羡,景升诸犬尽皆奴。 鬼像楼居犹怒目,石人袖血每模糊。 赴井贤闺虚苦口,发疽难弟枉捐躯。 首面家奴应踵剉,长柯挥使反操殳。 六纪仇邻称诏至,千宗聚哭向谁呼。 可怜前后忠谋士,生死衔悲一恨俱。 西山欲老何繇遂,降状为儿几叹吁。 抚膺大恸人安在,祠剑空悬鲜遗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酿司马:指楚殷的将领,司马为官职名。
  • 胥平:指平定。
  • 粤汉:指广东和湖南一带。
  • 荆南:指湖北南部。
  • 淮吴:指江苏一带。
  • 统督:统一指挥。
  • 辏江湖:指聚集在江湖之间。
  • 尚书令:古代官职名,掌管文书。
  • 一国三公:指国家内部权力分散,三公指三个重要的官职。
  • 咋人:指昨日之人,即过去的人。
  • 猘子:指狂犬。
  • 雁行:比喻兄弟。
  • :瘦弱。
  • 徙邑辞封:指迁徙城邑,辞去封号。
  • 丹砂:一种矿物,古代用于炼丹。
  • 天策:指天子的策略。
  • 金宝香龙:指珍贵的宝物。
  • 银鎗:指银制的枪。
  • 都元帅:指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 稚懦:指年幼和懦弱。
  • 伏波华胄:指有功勋的家族。
  • 景升诸犬:指景升时期的各种犬类,比喻无用之人。
  • 鬼像楼居:指楼中供奉的鬼神像。
  • 发疽:指疮疽发作。
  • 长柯挥使:指持长杖的使者。
  • 操殳:指持兵器。
  • 六纪仇邻:指六代的仇敌。
  • 降状为儿:指投降的文书作为儿子。
  • 抚膺大恸:指捶胸痛哭。
  • 祠剑:指供奉的剑。

翻译

楚殷的霸业得益于高郁的策略,龙酿司马总是冲锋在前。平定了岭北的广东和湖南,多次在荆南挫败淮吴的势力。四面八方的军队归于统一指挥,东南的商旅聚集在江湖之间。上将府开左右属,尚书令守历朝符。虽然旧臣宿将值得依靠,但一国三公的权力分散自可忧虑。不要说昨日之人只有狂犬,且看争栈的是一群小马。几盘鸡臛难以吃饱,雁行的弟弟转为瘦弱。竹门草屋终忧死,迁徙城邑,辞去封号怎能免于屠戮。五千铜柱立在溪州,十万丹砂用于天策。金宝香龙时常被抱,银枪年少日庭趋。不要惊讶财多官立拜,只要田地在谷物就能输。献上珍宝才得到都元帅,军政怎能由稚懦之人掌管。不要羡慕伏波华胄,景升的诸犬都是无用之人。鬼像楼居依然怒目,石人袖血总是模糊。赴井的贤闺徒劳苦口,发疽的难弟枉捐躯。首面家奴应继续剉,长柯挥使反操殳。六纪仇邻的诏书到来,千宗聚哭向谁呼。可怜前后的忠谋士,生死衔悲一恨俱。西山欲老何繇遂,降状为儿几叹吁。抚膺大恸人安在,祠剑空悬鲜遗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楚殷霸业的兴衰历程,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忠诚谋士的悲惨命运。诗中,“龙酿司马”、“一国三公”、“伏波华胄”等词语,巧妙地勾勒出了楚殷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人物形象。而“竹门草屋终忧死”、“抚膺大恸人安在”等句,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忠臣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