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庚桑楚

心悬天地际,目送雷霆过。 月固不胜火,雨骤或翻波。 二气行偶错,岂不焚天和。 清宁犹有患,僓然若道何。 万念昏沉处,三时利害摩。 无波身自溺,生火胸自多。 是以圣人腹,毋为众人目。 俨兮其若容,旷兮其若谷。 视若营四海,竿岂趋灌渎。 投缁没巨钩,近远分鱼肉。 不忍一时伤,终馀万世福。 尧桀虽两忘,神策逾龟卜。 不用之用明,无功功乃成。 天游泯六凿,太始出虚清。 今人昧其说,塞窦以求名。 发冢凭诗礼,刳肠获智声。 演门善毁爵,其党日捐生。 由光逃天下,纪申踣河争。 外物胡可必,古今多碍行。 安得忘言者,与之言至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僓然:颓废、消沉的样子。
  • 六凿: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烦恼。
  • 太始:指宇宙最初的原始状态。
  • 虚清:空灵清澈的状态。
  • 发冢:挖掘坟墓。
  • 刳肠:剖开肚子。
  • 踣河:跌倒在河中。

翻译

心悬挂在天地之间,目送雷霆经过。 月亮自然不如火光明亮,骤雨可能翻起波涛。 阴阳二气运行偶尔错乱,岂不是要焚烧天地的和谐? 清静安宁尚且有忧患,颓废消沉又如何面对道? 万念昏沉之时,三时的利害交织摩擦。 没有波澜的身体自然沉溺,心中生出火焰。 因此圣人注重内在,不为众人的目光所动。 庄严的样子如同容貌,旷达的样子如同山谷。 看待事物如同经营四海,岂能像竿子趋向灌木丛? 投入细线却钓到大鱼,近远之间分食鱼肉。 不忍一时之伤,终将留下万世的福祉。 尧和桀虽然都已忘却,但神明的策略超越了龟卜。 不用的用处显明,无功的功绩乃成。 天游消除了六根的烦恼,太始从虚清中显现。 今人不懂这些道理,堵塞孔窍以求名声。 挖掘坟墓依靠诗礼,剖开肚子获得智慧之声。 演门善于毁坏爵位,其党羽每日都在牺牲。 由光逃避天下,纪申跌倒在河中争夺。 外物何以必然,古今多有阻碍行进之事。 如何能找到忘言的人,与他谈论至精之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天地、雷霆、月火等自然现象,以及圣人与众人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道的理解和对世俗的批判。诗中“心悬天地际”等句展现了宏大的宇宙观,而“无波身自溺”等句则揭示了内心的沉沦与挣扎。最后,作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深奥的道理,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