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分巡陈宪佥

· 陈繗
凛凛霜风振海山,炎荒无地不生寥。 豺狼寂寞逃千里,厦屋帡幪托万间。 纠纠武夫回壮气,纷纷寒士总欢颜。 夜来翘首孤城月,分外光辉分外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凛凛:寒冷的样子。
  • 霜风:寒风。
  • :震动。
  • 海山:海边或山中的景象。
  • 炎荒:指南方炎热荒凉之地。
  • 生寥:显得空旷。
  • 豺狼:比喻恶人或敌人。
  • 寂寞:孤单冷清。
  • :逃跑。
  • 千里:形容距离远。
  • 厦屋:大屋子。
  • 帡幪:帐幕,这里比喻庇护。
  • :依托。
  • 万间:形容房屋众多。
  • 纠纠:形容威武的样子。
  • 武夫:武士,勇士。
  • 回壮气:恢复或表现出的豪迈气概。
  • 纷纷:形容众多。
  • 寒士:贫穷的读书人。
  • :都。
  • 欢颜:高兴的表情。
  • 翘首:抬头远望。
  • 孤城:孤立的城市。
  • 分外:特别,格外。
  • 光辉:光芒。
  • :圆润。

翻译

寒冷的风震动着海边的山,炎热的荒野无处不显得空旷。 恶人如豺狼般逃得无影无踪,大屋如帐幕般庇护着万间。 威武的武士恢复了豪迈的气概,贫穷的读书人都露出了高兴的表情。 夜晚抬头望向孤城的月亮,它的光芒和圆润格外显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的景象,通过寒冷的风、空旷的荒野、逃窜的恶人、庇护的大屋等元素,展现了边疆的宁静与安全。诗中“纠纠武夫回壮气,纷纷寒士总欢颜”表达了武士的威武和读书人的喜悦,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结尾的“夜来翘首孤城月,分外光辉分外圆”则通过月亮的形象,加深了这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欣慰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