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斋杂兴

室小堪容膝,冥然断百思。 坐看檐日下,袒受竹风吹。 苔色流书帙,花光侑酒卮。 从来中散意,未许外人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冥然:静默的样子。
  • 断百思:断绝各种思绪。
  • 檐日:屋檐下的阳光。
  • 袒受:裸露地接受。
  • 竹风:竹林间吹来的风。
  • 苔色:苔藓的颜色。
  • 书帙:书籍的布套,这里指书籍。
  • 花光:花的光彩。
  • 侑酒卮:陪伴饮酒的器皿,这里指饮酒时的情景。
  • 中散:指中散大夫,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泛指文人。
  • 未许:不允,不许。

翻译

小小的屋室足以容纳我的双膝,静静地断绝了所有的思绪。 坐着看屋檐下的阳光缓缓移动,裸露地接受竹林间吹来的清风。 苔藓的绿色映照在书本上,花的光彩陪伴着饮酒的时刻。 从来文人的心意,不轻易让外人知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夏日小斋的宁静景象,通过“室小容膝”、“冥然断思”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在狭小空间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诗中“檐日下”、“竹风吹”等自然元素的融入,增添了清新脱俗的氛围。结尾的“中散意未许外人知”则透露出文人内心的深邃与独立,不愿轻易与人分享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