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训导移居

· 陈镒
曾向溪南隐一丘,携家今住市西楼。 水声通沼凉生袂,山色捲帘青入眸。 竹灶煮茶销白昼,石床压酒醉清秋。 安居此外随吾分,可效涪翁赋四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训导:古代学官名,负责教育指导。
  • 隐一丘:隐居于一个小山丘。
  • 携家:带着家人。
  • 市西楼:城市西边的楼房。
  • 袂(mèi):衣袖。
  • 捲帘:卷起帘子。
  • 眸(móu):眼睛。
  • 竹灶:用竹子搭建的灶台。
  • 压酒:酿酒时压榨酒糟。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吾分(fèn):我的本分或命运。
  • 涪翁:指宋代诗人黄庭坚,号涪翁。
  • 赋四休:指黄庭坚的《四休居士诗》。

翻译

我曾在溪南的小山丘上隐居,如今带着家人搬到了市西的楼房。 水声流入池沼,凉意透过衣袖,山色透过卷起的帘子,青翠映入眼帘。 竹子搭建的灶台上煮着茶,消磨着白昼时光,石床上压着酒糟,醉倒在清爽的秋天。 在这样的安居中,我随遇而安,尽我的本分,可以效仿涪翁,赋诗表达四休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隐居山野到移居市井的生活转变,以及他对新居环境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诗中“水声通沼凉生袂,山色捲帘青入眸”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而“竹灶煮茶销白昼,石床压酒醉清秋”则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黄庭坚“四休”哲学的认同,即在简朴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