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六首

· 张昱
三山梦断綵云空,几把长笺赋恼公。 画阁小杯鹦鹉绿,玉盘纤手荔枝红。 春衫汗裛蔷薇露,夜帐香回茉莉风。 惆怅近来江海上,却将鞍马学从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忧伤、失落。
  • 三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梦境中的美好之地。
  • 綵云:五彩斑斓的云,比喻美好的景象。
  • 长笺:长长的纸张,用于书写诗文。
  • 赋恼公:写诗文来表达烦恼。
  • 鹦鹉绿:形容酒色翠绿,如同鹦鹉的羽毛。
  • 荔枝红:形容荔枝的颜色鲜红。
  • 汗裛(yì):沾湿。
  • 蔷薇露:蔷薇花的露水,这里指香气。
  • 茉莉风:带有茉莉花香的风。
  • 江海:泛指江湖,指世俗的生活。
  • 从戎:参军,投身军事。

翻译

我的美好梦境如三山般消逝,五彩斑斓的云也已不见,我曾多次拿起长长的纸张,试图通过诗文来抒发内心的烦恼。在画阁中,我小酌着翠绿如鹦鹉羽毛的酒,玉盘上,纤细的手指间是鲜红的荔枝。春日里,我的衣衫沾满了蔷薇花的香气,夜晚帐中,茉莉花香随风飘入。然而,近来我在江海之间感到无比惆怅,却不得不学习骑马从军,投身于战事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挣扎。诗的前半部分用丰富的色彩和香气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生活场景,而后半部分则突显了诗人不得不放弃这种生活,投身于战乱之中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