豋君山述怀次史同知韵
大禹神功孰可拟,万水导之归一派。
滔滔江汉为朝宗,分破坤舆为两界。
朝烟暮霭难具言,一得凭观即疏快。
堂堂史倅文章伯,声若洪涛动澎湃。
豋山临水悼兴亡,诗句瑰奇韵尤怪。
当时未能陪杖屦,想像风流尽堪画。
古今亦自重欢笑,醉摘头巾花树挂。
蓉城酒美风俗淳,绿橘霏微散香瀣。
天南地北江城客,从此好偿安乐债。
翻思巨猾旧相邻,心迹无聊时作噫。
区区刀笔何足论,自负巍峨益豪迈。
一方弗克知伪谩,二载何尝得真话。
岩廊步武皆若人,健土忽闻诛毒虿。
融融闾里发新欢,回首茫然事几败。
鹊来鸠去巢复完,急雨斜风任飘洒。
水边兴感遽多情,还笑书生性常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豋 (dēng):登,攀登。
- 君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史同知: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 坤舆 (kūn yú):指大地。
- 朝烟暮霭 (zhāo yān mù ǎi):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云雾。
- 疏快:轻松愉快。
- 倅 (cuì):副职。
- 文章伯:对文学才能高的人的尊称。
- 澎湃 (péng pài):形容声势浩大,波涛汹涌。
- 瑰奇 (guī qí):珍奇,奇特。
- 杖屦 (zhàng jù):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蓉城:地名,可能指成都。
- 霏微 (fēi wēi):细雨纷纷的样子。
- 瀣 (xiè):露水。
- 巨猾:大奸大恶之人。
- 噫 (yī):叹词,表示叹息。
- 刀笔:古代书写工具,代指文墨之事。
- 巍峨 (wēi é):高大壮观。
- 伪谩 (wěi mán):虚假,欺诈。
- 岩廊:高大的廊道,比喻朝廷。
- 步武:行走的脚步。
- 毒虿 (dú chài):有毒的蝎子,比喻恶人。
- 融融:和谐愉快。
- 鹊来鸠去:比喻事物的变迁。
- 飘洒:飘动洒落。
- 隘 (ài):狭窄,狭隘。
翻译
大禹的伟大功绩谁能比拟,他引导万水归于一派。滔滔江汉水流汇聚,分隔了大地成为两界。朝晨的烟雾和傍晚的云雾难以言说,一旦得以凭观便感到轻松愉快。堂堂的史同知,文学才能高,声势如洪涛般汹涌澎湃。登山临水,悼念兴亡,诗句珍奇,韵律尤显怪异。当时未能陪同行走,想象中的风流尽可入画。古今之间,欢笑亦重,醉后摘下头巾挂在花树上。蓉城美酒,风俗淳朴,绿橘微雨中散发着香露。天南地北的江城客,从此好偿还安乐债。回想巨猾旧邻,心境无聊时常叹息。区区文墨之事何足论,自负高大更显豪迈。一方不能识破虚假,两年何曾听到真话。朝廷中的步武皆似此人,勇士忽闻诛杀恶人。和谐的邻里发出新的欢乐,回首茫然,事几近败。鹊来鸠去,巢穴复完,急雨斜风任其飘洒。水边感慨多情,还笑书生性情常狭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大禹治水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诗中描绘了江汉的壮阔景象,以及史同知的文学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真假难辨的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诗歌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题何舜卿鱼水清白图 》 —— [ 元 ] 曹伯启
- 《 己丑冬和杨塘徐改之 》 —— [ 元 ] 曹伯启
- 《 观兰亭箕山王俣书扁二首 》 —— [ 元 ] 曹伯启
- 《 挽浙东李两山宣慰四首 》 —— [ 元 ] 曹伯启
- 《 和韩同知 》 —— [ 元 ] 曹伯启
- 《 王仲通宰公自东吴别去十载甲寅秋会于鄂渚乃知尚在七品常调中使人有郁郁遗才之叹谈论平生相对如梦历数海内诸友离合升沉之状悲欢良久有不能自已者既而仲通有欲为道隐求奉一祠之语诘难未能服俄为借骑下淮复归行馆翌日缀诗二章奉呈兼简钦甫佥司士元使君君平察推 》 —— [ 元 ] 曹伯启
- 《 寄郝知事二首 》 —— [ 元 ] 曹伯启
- 《 与孙大方真人对酌木香棚下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