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二月二日访仲仁仲远仲刚贤昆季别后赋诗以谢

·
隐君家在越江边,烟雨江村绕舜田。 玉树郎君宜采服,紫荆兄弟正青年。 山云晓闇读书屋,湖水春明载酒船。 何日重来伏龙下,参同契里问神仙。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酉: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这里指的是公元1357年。
  • 仲仁、仲远、仲刚:人名,指的是三位兄弟。
  • 贤昆季:对兄弟的美称。
  • 隐君:隐士,这里指的是仲仁、仲远、仲刚的父亲。
  • 越江:指浙江一带的江河。
  • 舜田:古代传说中舜帝耕种的田地,这里泛指良田。
  • 玉树郎君:对年轻男子的美称。
  • 采服: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 紫荆: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兄弟。
  • 青年:指年轻时期。
  • 山云晓闇:山中的云雾在早晨显得昏暗。
  • 读书屋:指书房或学习的地方。
  • 湖水春明:春天的湖水显得格外明亮。
  • 载酒船:装载着酒的船,常用来形容游赏或宴饮。
  • 伏龙:指隐居的高人。
  • 参同契:古代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内容涉及炼丹和修仙。
  • 问神仙:指寻求长生不老或修仙之道。

翻译

隐士的家坐落在浙江江边,烟雨缭绕的江村环绕着肥沃的田地。 玉树般的年轻男子穿着华丽的衣服,紫荆花般的兄弟正值青春年华。 山中的云雾在早晨显得昏暗,环绕着读书的地方,春天的湖水显得格外明亮,载着酒的船只游弋其中。 不知何时能再次来到这隐居的高人之下,一同探讨《参同契》中的神仙之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士家庭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玉树郎君”与“紫荆兄弟”形象生动,体现了对年轻一代的美好祝愿。末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修仙之道的探求,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高明

元明间浙江平阳人,一说永嘉人,名明,以字行,号菜根道人。元顺帝至正五年进士。授处州录事,辟行省掾。方国珍据浙东,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县栎社。明初,太祖闻其名,征召之,以老疾辞。作《琵琶记》,为南曲名著。有《柔克斋集》。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