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寇顾公还山歌
孝皇宾天五十载,海内喁喁想颜色。曾传策士吁真才,往往睹接夔龙席。
呜呼此意苍茫竟谁答,一老岿然峙南极。日月长悬魏阙心,波涛竟展渑池翼。
自从拂袖离夫椒,安石强折苍生腰。十年再压铜柱碛,两都重肃金天飙。
巍如大衡悬东序,耸若乔木干层霄。珊瑚欲枯沧海钓,云母隔坐天门朝。
谁其青骢绣为袍,望公崔嵬不得骄。片言出口捩眼鼻,一疏脱屣甘渔樵。
菰城社者刘司空,啸作鼓吹惊鸿濛。轻舟握手慰劳苦,苕水尽发桃花红,青山无言忽两翁。
为公萋菲意良厚,时有时才任奔走。阴森狐狸固城社,潦落麟凤沈郊薮。
不堪屈指孝皇年,试论更得如公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皇:指已故的皇帝。
- 宾天:指皇帝去世。
- 喁喁:形容人们渴望的样子。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比喻贤臣。
- 苍茫:形容遥远无边。
- 岿然:形容稳固不动。
- 南极:指南方的极远之地,比喻边远地区。
-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代指朝廷。
- 渑池翼:渑池,地名,翼指翅膀,比喻辅佐之臣。
- 夫椒: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安石:指王安石,北宋政治家。
- 铜柱碛:铜柱,古代测量日影的仪器;碛,沙漠。比喻边疆。
- 金天飙:金天,指秋天;飙,狂风。形容秋天的狂风。
- 大衡:古代测量天文的仪器,比喻重要的位置。
- 东序:东方的序列,比喻重要的位置。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层霄:高空。
- 珊瑚:海洋中的珊瑚,比喻珍贵。
- 云母:一种矿物,常用于比喻高洁。
- 青骢:青色的马,比喻英俊的青年。
- 捩眼鼻:形容言辞激烈,使人难以接受。
- 脱屣:比喻轻易放弃。
- 渔樵:渔夫和樵夫,比喻隐居生活。
- 菰城社: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刘司空: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鸿濛:形容混沌初开的样子。
- 苕水:河流名,具体位置不详。
- 桃花红:形容春天的景色。
- 萋菲:形容草木茂盛。
- 城社:城墙和社稷,比喻国家的根本。
- 潦落:形容荒凉。
- 郊薮:郊外的草泽地。
翻译
孝皇去世已有五十年,海内的人们都渴望见到他的容颜。曾经传说的策士们真的有才,往往能够接触到像夔龙这样的贤臣。 唉,这种遥远的愿望最终谁能回答,一位老者稳固地站立在南方的极远之地。日月常照耀着他对朝廷的忠诚,波涛最终展现了他的辅佐之翼。 自从他离开夫椒,安石强硬地折断了百姓的腰。十年间两次压制边疆,两都再次肃清了秋天的狂风。 他像大衡一样悬挂在东方的序列,像高大的树木一样耸立在高空。珊瑚即将枯萎,他在沧海中垂钓,云母高洁,他在天门朝见。 谁能够将青骢绣成袍,望着他的崔嵬,却不能骄傲。片言出口,言辞激烈,一疏脱屣,甘愿成为渔夫和樵夫。 菰城社的刘司空,他的啸声变成了鼓吹,惊动了混沌初开的世界。轻舟握手,慰劳辛苦,苕水的桃花红,青山无言,忽然间两位老者。 为了他的茂盛草木,意在深厚,有时有才任奔走。阴森的狐狸固守城墙和社稷,荒凉的麒麟和凤凰沉没在郊外的草泽地。 不忍心屈指计算孝皇的年份,试着讨论,还有谁能比得上他。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为送别大司寇顾公还山而作,表达了对顾公的敬仰和对孝皇时代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夔龙”、“南极”、“魏阙”等,展现了顾公的高洁品格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