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园亭即事偶书所怀
天地意无常,吾人宁久安。
今兹幸休暇,聊与为盘桓。
绪雨就归飔,微阳来湿翰。
箕颍匪在遥,步武生云端。
顾见清池影,茫然愧衣冠。
区区丹阳设,欲以敌东山。
不见先民语,富贵多忧患。
忧患从机发,那得借馀欢。
乔木恶崩崖,根株离见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暇:休息的闲暇。
- 盘桓:徘徊,逗留。
- 绪雨:连绵不断的雨。
- 归飔:回归的凉风。
- 微阳:微弱的阳光。
- 湿翰:湿润的笔墨,指书写。
- 箕颍:古代地名,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步武:脚步。
- 清池影:清澈池水中的倒影。
- 茫然:失意的样子。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也指士人的身份。
- 区区:微小,这里指小小的设置。
- 丹阳:地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 东山:指隐居的地方,出自《诗经》。
- 先民语:古代智者的言论。
- 忧患:忧虑和困难。
- 机发:机缘触发。
- 馀欢:多余的欢乐。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崩崖:崩塌的悬崖。
- 根株:树根。
- 离见难:难以分离见到。
翻译
天地间的意志总是无常,我们这些凡人怎能长久安逸? 如今幸得片刻休息,姑且在此徘徊留连。 连绵的雨随着归来的凉风消散,微弱的阳光透过湿润的笔墨。 隐居之地并不遥远,只需几步便能生云端。 回头看见清澈池水中的倒影,感到茫然和愧疚于这士人的身份。 小小的丹阳设置,想要与东山隐居之地相抗衡。 没有听到古代智者的言论,富贵之中常有忧患。 忧患由机缘触发,哪有借来的多余欢乐。 高大的树木厌恶崩塌的悬崖,树根难以分离见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天地意无常”一句,即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认为天地间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闲暇时光的珍惜,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中的“箕颍匪在遥,步武生云端”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美好,与现实的“清池影”和“茫然愧衣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乔木恶崩崖,根株离见难”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稳定和安全的渴望,以及对动荡不安现实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