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杂诗

康定陵前栖夜鸟,盘林郁郁锁松梧。 总闻再造驱戎虏,不见千官拜鼎湖。 内使司香开寝殿,祠臣常祀扫金铺。 翠华缥渺空中度,绛节灵应群帝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康定陵: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盘林:环绕的树林。
  •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
  • 松梧:松树和梧桐树,常用来象征陵墓的庄严肃穆。
  • 再造:指重建或复兴国家。
  • 驱戎虏:驱逐外族侵略者。
  • 鼎湖:传说中黄帝升天的地方,这里指皇帝的陵墓。
  • 内使:宫内的使者。
  • 司香:负责祭祀时燃香的官员。
  • 祠臣:负责祭祀的官员。
  • 金铺:指陵墓的门。
  • 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
  • 缥渺:形容遥远而模糊。
  • 绛节:红色的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用以表示身份。
  • 灵应:神灵的感应。
  • 群帝:指众神。

翻译

在康定陵前,夜鸟栖息,环绕的树林郁郁葱葱,松树和梧桐树被茂密的枝叶所遮蔽。 曾听闻国家再次复兴,驱逐了外族侵略者,却不见千官来此拜祭皇帝的陵墓。 宫内的使者负责开启陵墓的殿门,祭祀的官员定期清扫陵墓的门户。 皇帝的仪仗旗帜在空中飘渺地移动,红色的符节似乎得到了神灵的感应,众神都聚集于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陵墓的庄严肃穆和神秘氛围。通过“康定陵”、“盘林郁郁”、“松梧”等词语,诗人勾勒出一幅陵墓的静谧画面。诗中“再造驱戎虏”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复兴,而“不见千官拜鼎湖”则流露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后半部分通过“翠华缥渺”、“绛节灵应”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宗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皇权和神灵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宗教的深刻理解。

王慎中

王慎中

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职与诸名士讲习,学大进。令诏简部属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璁欲见之,固辞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终河南参政,以忤夏言落职归。古文卓然成家,师法曾、王,与唐顺之齐名,而自以为过之。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有《遵岩集》。 ► 10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