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

降魄兹乡返,精魂何所依。 刍灵疑榜吏,幽域讶圜扉。 白日终无照,青春更不归。 天心垂涕泣,寒雨载途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降魄:指人的灵魂或精神。
  • 刍灵:古代用草扎成的人形,用以陪葬。
  • 榜吏:古代负责文书的小吏。
  • 幽域:指阴间。
  • 圜扉:指监狱的门。
  • 天心:指天意或天帝的心意。

翻译

你的灵魂从这里返回,你的精魂将依附于何处? 草扎的人形让人怀疑是榜吏,阴间的领域让人惊讶于监狱的门。 白日终究无法照亮这里,青春也再也不会归来。 天意似乎也在垂泪哭泣,寒冷的雨带着道路上的飞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周迹山因谏言而死的哀悼之情。诗中,“降魄兹乡返”描绘了周迹山的灵魂归来的场景,而“精魂何所依”则表达了对其灵魂无依的关切。通过“刍灵疑榜吏,幽域讶圜扉”的比喻,诗人巧妙地暗示了周迹山生前的不幸遭遇和死后的凄凉境况。后两句“白日终无照,青春更不归”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周迹山的逝去和无法挽回的青春。最后,“天心垂涕泣,寒雨载途飞”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天意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周迹山逝去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怀念。

王慎中

王慎中

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职与诸名士讲习,学大进。令诏简部属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璁欲见之,固辞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终河南参政,以忤夏言落职归。古文卓然成家,师法曾、王,与唐顺之齐名,而自以为过之。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有《遵岩集》。 ► 10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