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道中寄蔡道卿

泠泠风举碧罗裳,一曲焦桐月在床。 寂历寒波兼坠叶,不知何处是潇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洲:水边的地方,多指隐士居住之地。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风举:风吹动。
  • 碧罗裳:比喻绿色的水面。
  • 焦桐:指古琴,因古琴多用桐木制成。
  • 寂历:形容寂静无声。
  • 寒波:寒冷的水波。
  • 坠叶:落叶。
  • 潇湘:指湘江,也泛指湖南地区,常用来象征隐逸或思乡之情。

翻译

清脆的风吹动着碧绿的水面,仿佛是风在轻轻掀起碧罗裙裳,一曲古琴在月光下悠扬,琴声与月光交织在床前。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寒冷的水波和飘落的叶子,我不知何处才能找到那传说中的潇湘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景图。诗中“泠泠风举碧罗裳”以拟人手法赋予风以轻盈的动态美,而“一曲焦桐月在床”则通过音乐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寂历寒波兼坠叶,不知何处是潇湘”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归宿的渴望。

王慎中

王慎中

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职与诸名士讲习,学大进。令诏简部属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璁欲见之,固辞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终河南参政,以忤夏言落职归。古文卓然成家,师法曾、王,与唐顺之齐名,而自以为过之。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有《遵岩集》。 ► 10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