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东城楼

花片飞飞柳色深,登楼一倍搅乡心。 长堤烟草迷人去,远寺斜阳带磬沉。 江水无风时起浪,春云不雨每成阴。 踌躇满目谁相会,惆怅前林倦翼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倍:更加。
  • 长堤:长长的堤岸。
  • 烟草:烟雾笼罩的草地。
  • 迷人:使人迷惑,这里指景色迷人。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带磬:伴随着寺庙的钟声。
  • :低沉,这里形容钟声悠远。
  • 春云:春天的云。
  • 不雨:不下雨。
  • 每成阴:常常形成阴天。
  • 踌躇:犹豫不决。
  • 满目:眼前所见。
  • 相会:理解,共鸣。
  • 惆怅:忧伤,失意。
  • 倦翼禽:疲惫的鸟。

翻译

花瓣飘飞,柳色深浓,登上城楼,思乡之情更加浓烈。长堤上烟雾缭绕的草地,景色迷人,远处的寺庙在斜阳中伴随着悠远的钟声。江水无风却时常起浪,春天的云虽不下雨,却常常形成阴天。犹豫不决,眼前所见无人理解,忧伤地望着前方的树林中疲惫的鸟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江东城楼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花片飞飞柳色深”一句,以春天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后文通过“长堤烟草”、“远寺斜阳”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的思乡之情在“登楼一倍搅乡心”中达到高潮,而“江水无风时起浪,春云不雨每成阴”则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波动和阴郁。结尾的“踌躇满目谁相会,惆怅前林倦翼禽”更是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王慎中

王慎中

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职与诸名士讲习,学大进。令诏简部属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璁欲见之,固辞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终河南参政,以忤夏言落职归。古文卓然成家,师法曾、王,与唐顺之齐名,而自以为过之。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有《遵岩集》。 ► 10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