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万州东山题壁

中天积翠削芙蓉,石屋丹梯俯万峰。 松老华岩栖白鹤,云深灵洞护苍龙。 炎州割据二山胜,奇甸环依五指宗。 芒屐依稀寻谢傅,风流江左愧高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积翠:指山色苍翠。
  • 削芙蓉:形容山峰陡峭,如削成的芙蓉花瓣。
  • 石屋:指山中的石洞或石室。
  • 丹梯:红色的阶梯,常指山中的石阶。
  • 俯万峰:俯瞰众多山峰。
  • 华岩:指山中的岩石。
  • 灵洞:神秘的山洞。
  • 苍龙: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山中的神秘气息。
  • 炎州: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
  • 奇甸:奇特的地方。
  • 五指宗:可能指五指山,位于海南,是海南的象征。
  • 芒屐:草鞋。
  • 谢傅:指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 风流江左:指江南地区的风流人物。
  • 高踪:高人的足迹。

翻译

天空中央,山色苍翠,如同削成的芙蓉花瓣,石屋与红色的阶梯俯瞰着万千山峰。 古老的松树与华岩之间,白鹤栖息,深邃的云雾中,灵洞守护着苍龙。 南方割据之地,两山景色壮丽,奇特的地区环绕着五指山,象征着宗族的根基。 草鞋仿佛寻觅着谢安的足迹,江南的风流人物,我愧对那些高人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通过“中天积翠”、“石屋丹梯”等意象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神秘。诗中“松老华岩”、“云深灵洞”等句,运用了自然与神话的元素,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神秘感。结尾处通过对谢安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风流人物的敬仰与自愧不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