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
大道宁徇人,俗情能不暌。
安见污潦内,有物吐虹霓。
茅翁笞叔申,调达谤牟尼。
肝腑不相烛,何况大阐提。
名利巧愚人,往往使识迷。
喧如百蚊蚋,溺若一酰鸡。
宝彼九秋条,谓等三春荑。
俯仰天地间,慨焉思夷齐。
吾弟税輶轩,改服友鹿麛。
竦身二华巅,紫气为之低。
濯濯青莲花,以根拔涂泥。
而我尚攻中,棼结不受觿。
西畏弱水航,上惭玉京梯。
晚途仅自克,何肉与周妻。
耕则共地肺,居则保天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徇 (xùn):顺从,曲从。
- 暌 (kuí):分离,隔开。
- 污潦 (wū lǎo):污浊的水。
- 茅翁:指茅山道士。
- 笞 (chī):鞭打。
- 叔申:人名,具体不详。
- 调达:指达官贵人。
- 谤 (bàng):诽谤,中伤。
- 牟尼 (mù ní):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烛 (zhú):照亮。
- 阐提 (chǎn tí):佛教术语,指无上菩提。
- 蚊蚋 (wén ruì):蚊子。
- 酰鸡 (xī jī):一种小虫,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九秋:指深秋。
- 三春:指春天。
- 夷齐:指古代贤人伯夷和叔齐。
- 税輶轩 (shuì yóu xuān):指放弃官职。
- 鹿麛 (lù mí):小鹿。
- 竦身 (sǒng shēn):挺直身体。
- 二华:指华山。
- 紫气:吉祥的征兆。
- 濯濯 (zhuó zhuó):形容清新的样子。
- 青莲花:佛教中象征清净的花。
- 涂泥:污泥。
- 攻中:指内心的挣扎。
- 棼结 (fén jié):纠结,纷乱。
- 觿 (xī):解开。
- 弱水:神话中的水名,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 玉京:指天宫。
- 何肉与周妻:指世俗的烦恼。
- 地肺:指大地。
- 天倪 (tiān ní):指天命。
翻译
大道岂能曲从于人,俗情怎能不分离。 怎知在污浊的水中,有物吐出彩虹。 茅山道士鞭打叔申,达官贵人诽谤牟尼。 内心无法相互照亮,何况是无上菩提。 名利巧妙地愚弄人,使人迷失方向。 喧嚣如同百只蚊子,沉溺如同一只小虫。 珍视那深秋的枝条,认为与春天的嫩芽等同。 在天地间俯仰,感慨地思念伯夷和叔齐。 我的弟弟放弃了官职,改换服装与小鹿为友。 挺直身体站在华山之巅,紫气因此而低垂。 清新的青莲花,从污泥中拔根而出。 而我还在内心挣扎,纠结纷乱无法解开。 西面畏惧弱水的航行,上面对玉京的阶梯感到惭愧。 晚年的路途只能自我克制,何来的肉食与周妻的烦恼。 耕作则共同依赖大地,居住则保护天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大道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污浊与清净、世俗与大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向往。诗人赞美了放弃官职、追求道义的弟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