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十咏

法水澄深卓锡泉,袈裟一展是谁缘。 头陀钟罢迟归院,共坐阶前语亚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法水:指佛教的教义,比喻佛法能洗涤心灵。
  • 澄深:清澈而深邃。
  • 卓锡:指僧人持锡杖站立,表示静修或禅定。
  • 袈裟:僧人穿的衣服。
  • 头陀:指苦行僧,常指严格修行的僧人。
  • 钟罢:指寺庙的钟声停止。
  • 亚仙:指与仙人相似的高人或隐士。

翻译

佛法如深邃的泉水般清澈,僧人持锡杖站立,是谁的缘分? 苦行僧的钟声停止后,他迟迟未归院,与我在阶前共坐,谈论着与仙人相似的高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庙景象,通过“法水澄深”和“卓锡泉”等意象,表达了佛教教义的深邃与清净。诗中“袈裟一展是谁缘”一句,既展现了僧人的形象,又隐含了对缘分的思考。后两句则通过“头陀钟罢迟归院”和“共坐阶前语亚仙”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交流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