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岷山歌为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作

君不见古皇鸿濛时,参井星精夜堕地。化为南岷山,山高八千丈,力奠金维控西裔。 芙蓉片片青霞叠,中含太始以来雪。九井遥吞灌口烟,三峰倒映峨眉月。 鶱飞凤仪,蜿蜒回龙。星斗夕亏,风雷昼封。 挺孤碧之峭削,郁群苍以巃嵷。下有寒泉漱芳玉,谁云出山令泉浊。 泻作嘉陵江水声,日夜潺湲映天绿。山人少时此山居,薜萝裳壁云储胥。 时吟蜀肆君平易,不著临邛司马书。北山无猿鹤,东山有苍生。 以兹拂衣出,聊作应世行。为雨为云润七泽,䇄然岂负兹山色。 麟阁今标如砺功,龙门复表回澜力。南岷山,何足拟,从兹以西二十四万里。 昆崙中天作天柱,山人之名亦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皇鸿濛:古代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之神。
  • 参井星精:参宿和井宿的星辰精华。
  • 金维:指天地的纲维,即宇宙的秩序。
  • 西裔:西方的边远地区。
  • 芙蓉:指山峰如芙蓉花瓣般美丽。
  • 青霞:青色的云霞,形容山色。
  • 太始:古代指天地开辟之初。
  • 九井:指山中的九个泉眼。
  • 灌口:地名,此处指山泉流出的地方。
  • 三峰:指三座高峰。
  • 峨眉:山名,此处指山峰的美丽。
  • 鶱飞:形容山势高耸。
  • 凤仪:凤凰的仪态,形容山形优雅。
  • 蜿蜒:形容山脉曲折延伸。
  • 回龙:形容山势如龙回旋。
  • 星斗:星星。
  • 风雷:风和雷,形容自然界的威力。
  • 孤碧:孤高的碧色,形容山峰。
  • 峭削:陡峭而尖锐。
  • 郁群苍:郁郁葱葱的青色。
  • 巃嵷:形容山势高耸。
  • 寒泉:冷冽的泉水。
  • 漱芳玉:形容泉水清澈如玉。
  • 嘉陵江:江名,流经四川。
  • 潺湲:水流声。
  • 薜萝:藤本植物,此处指山居的隐逸生活。
  • 云储胥:云中的居所,形容隐居高远。
  • 蜀肆君平易:蜀地的隐士,指作者自己。
  • 临邛司马书:指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此处表示不关心世俗之事。
  • 七泽:指七处湖泊,此处泛指大地。
  • 如砺功:如磨刀石般的功绩,形容功勋卓著。
  • 龙门:地名,此处指重要的关口。
  • 回澜力:回旋的水流力量,形容影响力巨大。
  • 昆崙:山名,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天柱:支撑天空的柱子,形容山的高大。

翻译

你看不见在古皇鸿濛的时代,参宿和井宿的星辰精华在夜晚坠落大地。它们化作了南岷山,山高达八千丈,力量足以稳固天地纲维,控制着西方的边远地区。山峰如芙蓉花瓣般层层叠叠,青色的云霞中蕴含着自天地开辟之初以来的雪。九个泉眼遥遥吞吐着灌口的烟雾,三座高峰倒映着峨眉的月光。山势高耸如凤凰展翅,曲折如龙回旋。夜晚星星闪烁,白天风雷交加。孤高的碧色山峰陡峭而尖锐,郁郁葱葱的青色山势高耸。山下有冷冽的泉水,清澈如玉,谁说泉水出了山就会变浊?泉水化作嘉陵江的水声,日夜潺潺,映照着天空的绿色。山人年轻时曾在此山居住,穿着薜萝编织的衣裳,住在云中的居所。那时他常吟咏蜀地的隐士,不关心世俗之事。北山没有猿鹤,东山却有苍生。因此他拂袖而出,暂且应世而行。他化作雨水滋润大地,坚定地不辜负这山的景色。如今在麟阁上标榜他的功绩,龙门上表彰他的回旋之力。南岷山,又怎能比拟,从此向西二十四万里。昆崙山高耸如支撑天空的柱子,山人的名声也如此。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南岷山的雄伟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的巍峨与神秘。诗中,“参井星精夜堕地”等句,运用神话元素,赋予山以超凡的来历和力量。后文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写,如“九井遥吞灌口烟”、“三峰倒映峨眉月”,进一步以自然景观的壮美来象征山人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成就。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