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独抱遗经叹索居,检馀坟籍异乘除。 虬螭已没汾阴鼎,科斗空存孔壁书。 道在不妨栖远岛,春来依旧著寒儒。 白云蒲涧多殊景,分付舆人整鹿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居:独居。
  • 检馀:检查剩余。
  • 坟籍:古代典籍。
  • 乘除:比喻事物的消长盛衰。
  • 虬螭(qiú chī):古代传说中的龙类动物。
  • 汾阴鼎:古代的一种鼎,传说中藏有宝物。
  • 科斗:即蝌蚪,这里指古代的一种文字,科斗文。
  • 孔壁书:指孔子家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
  • 舆人:驾车的人。
  • 鹿车:古代的一种小车。

翻译

我独自抱着古老的经书,感叹自己孤独的生活,检查着剩余的古籍,感叹着事物的变迁。古代的龙已经消失,汾阴鼎也不复存在,而科斗文只留下了孔壁书中的记载。我的道路虽然遥远,但不妨碍我栖息在偏远的地方,春天来临,我依旧是一个穿着寒酸的学者。白云和蒲涧有着不同的美景,我吩咐驾车的人整理好鹿车,准备出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古籍、古物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人的孤独和坚持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学问的清高情怀。最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