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而望远海行

登高丘而望远海,秦王者何二千载。 阿阙王基竟已灰,瀛洲仙药空谁采。 初从梁甫匮金书,七十二君俱不如。 已借神鞭驱怒石,复张连弩射游鱼。 归来尽灭儒生口,徐市茫茫竟何有。 祖龙未朽骊山身,亡鹿先归赤帝手。 赤帝诸孙犹不闻,文成五利日纷纷。 请君试上长安问,唯有甘泉一片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阙(ā què):指秦始皇的宫殿。
  • 瀛洲(yíng zhōu):神话中的仙岛。
  • 梁甫(liáng fǔ):地名,指梁父山,古代帝王封禅之地。
  • 七十二君:指古代众多帝王。
  • 神鞭:神话中驱使神力的鞭子。
  • 怒石:指难以移动的巨石。
  • 连弩(lián nǔ):古代的一种强力弓弩。
  • 游鱼:指海中的鱼。
  • 祖龙:指秦始皇。
  • 骊山(lí shān):山名,秦始皇陵所在地。
  • 亡鹿:比喻失去政权。
  • 赤帝:指汉高祖刘邦。
  • 文成五利:指汉武帝时期的方士文成和五利将军,他们曾被封为将军以寻求长生不老之药。
  • 甘泉(gān quán):地名,指甘泉宫,汉代的宫殿。

翻译

登上高丘眺望远海,思考秦始皇的辉煌为何已逝两千年。他的宫殿终究化为灰烬,仙岛上的仙药又有谁能采摘。起初在梁父山封禅,众多古代帝王都不及他。他曾借助神鞭驱使巨石,又用连弩射击海中的鱼。归来后却尽毁儒生的书籍,徐福的茫茫大海之行最终何有所得。秦始皇的骊山陵墓虽未腐朽,但政权已先归于汉高祖之手。汉高祖的后代似乎未曾闻及此事,文成和五利将军等人日日纷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请君前往长安一问,唯有甘泉宫上的一片云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了对秦始皇及其时代的深沉反思。诗中,王世贞以秦始皇的兴衰为线索,对比了其辉煌与衰败,表达了对权力和永恒的深刻质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元素,如阿阙、瀛洲、梁甫等,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神秘色彩。结尾处的“唯有甘泉一片云”则寓意深远,暗示了历史的虚无和人生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