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楼居漫兴二首

世泰容吾拙,官闲似隐居。 苦吟迟得句,倦读卧看书。 山色凭阑外,花香退食余。 老亲身更健,千里寄双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世泰:社会安定。
  • 容吾拙:容忍我的笨拙。
  • 官闲:官职清闲。
  • 隐居:退隐居住。
  • 苦吟:辛苦地吟咏,指作诗。
  • 迟得句:慢慢得到诗句。
  • 倦读:疲倦地阅读。
  • 卧看书:躺着看书。
  • 凭阑:依靠栏杆。
  • 退食:饭后。
  • 老亲:指父母。
  • 更健:更加健康。
  • 双鱼:指书信,古代书信常用双鱼形状的封套。

翻译

在这个社会安定的时代,我的笨拙得到了容忍,我的官职清闲,仿佛过着隐居的生活。我辛苦地吟咏诗歌,慢慢得到满意的诗句,疲倦时就躺着阅读书籍。山的美景在栏杆之外,花香在饭后依然弥漫。我的父母身体更加健康,他们从千里之外寄来了书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夏日楼居的闲适生活,通过“苦吟”、“倦读”等词语,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诗中“山色凭阑外,花香退食余”一句,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宁静与恬淡。结尾提到父母的健康和远方的书信,流露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和关怀,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王九思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汉族,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由员外郎再升郎中。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与刘瑾为陕西同乡,被名列瑾党,降为寿州同知。以诗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诗文集《渼陂集》、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乐府》、《碧山续稿》、《碧山新稿》等。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