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一日任白甫孝廉见过

帝京佳丽动初春,剪綵迎祥燕笑频。 兴托郢歌怜尔和,梦回池草待谁论。 条风拂柳行青陆,淑气含梅映紫宸。 珍重东园桃李色,芳菲次第报鸿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廉: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 剪綵:剪纸或绸带等物,用以装饰或庆祝。
  • 郢歌:指古代楚国的歌曲,这里泛指诗歌。
  • 池草:池边的草,常用来比喻诗文中的景物描写。
  • 条风:和风,春天的微风。
  • 青陆:指春天的田野。
  • 淑气:温和的气息,指春天的气息。
  • 紫宸:帝王的宫殿,这里指皇宫。
  • 东园:指皇家的园林。
  • 芳菲:花草的香气,也指花草。
  • 鸿钧:指天,这里比喻皇帝。

翻译

帝都的初春景象格外美丽,人们剪纸迎春,燕子欢笑频频。 我以诗歌相和,怜爱这和谐之音,梦醒后,池边的草等待着谁来评论。 和风吹拂柳枝,春天的田野青翠,温和的气息中梅花映照着皇宫。 珍视东园中的桃李花色,花草的香气将依次报答皇帝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前帝都的春景,通过剪纸迎春、燕子欢笑等生动细节,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诗中“郢歌”、“池草”等词语,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末句以东园桃李的芳菲,寓意着对皇帝恩泽的感激,表达了对皇权的忠诚与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皇恩的颂扬。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