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撰 (zhuàn):撰写,写作。
- 彭阳公:指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
- 志文:记载事迹的文字。
- 毕:完成。
- 延陵:地名,指延陵季子的墓地。
- 留表墓:留下墓表,即墓碑。
- 岘首:山名,此处指岘山,有沈约的碑文。
- 送沈碑:指沈约的碑文。
- 敢伐:敢于批评。
- 不加点:不加修改,即一气呵成。
- 无愧辞:无愧于心的话语。
- 百生:百世,指后世。
- 终莫报:最终无法报答。
- 九死:多次濒临死亡。
- 谅难追:确实难以追回。
- 生金:指金石不朽,比喻文字流传久远。
- 川原:河流和原野,泛指大地。
- 亦几移:也会有所变迁。
翻译
完成了为彭阳公撰写的墓志文,我心中感慨万千。 如同延陵季子留下墓表,岘山之上沈约的碑文被送别。 我敢于批评,文字一气呵成,无需修改,自认为无愧于心。 即使百世之后,我也无法报答这份恩情,九死一生也难以追回。 等到金石般的文字流传后,大地也会经历几番变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李商隐在完成彭阳公墓志文后的深沉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延陵季子的墓表和岘山沈约的碑文,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字的自信与自责。他敢于直言不讳,文字流畅,自认为无愧于心,但同时也深感无法报答彭阳公的恩情,即使历经生死也难以追回。最后,诗人以金石不朽比喻文字的流传,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李商隐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