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婺(wù):星名,即婺女星,传说中织女的化身。
- 常娥:即嫦娥,月宫中的仙女。
- 玉轮:指月亮。
- 灵:指织女的灵巧。
- 巧遗:指织女将她的巧艺遗留给世人。
- 花果香千户:形容七夕节时家家户户都摆放花果,香气四溢。
- 笙竽滥四邻:笙竽的声音泛滥,传遍四周邻居,形容节日的热闹。
- 晒犊鼻:古代习俗,七夕晒书,以防虫蛀,这里用“晒犊鼻”来象征晒书。
- 阮家贫:指东汉文学家阮籍家贫,常晒书以示清贫。
翻译
婺女星摇动着珠佩,嫦娥映照着玉轮。 织女的灵巧归于天际,她的巧艺留给了世人。 花果的香气弥漫千家万户,笙竽的乐声泛滥四邻。 明朝晒书,方才相信阮籍家的清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通过婺女星和嫦娥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神秘与浪漫。诗中“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巧妙地将织女的传说与人间的美好愿望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花果的香气和笙竽的乐声,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气氛。结尾以“晒犊鼻”和“阮家贫”作结,既体现了古代的习俗,又隐含了对清贫生活的自嘲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