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

· 吴筠
兴亡道之运,否泰理所全。 奈何淳古风,既往不复旋。 三皇已散朴,五帝初尚贤。 王业与霸功,浮伪日以宣。 忠诚及狙诈,殽混安可甄。 馀智入九霄,守愚沦重泉。 永怀巢居时,感涕徒泫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否泰:指命运的好坏。否,坏;泰,好。
  • 淳古风:淳朴的古代风气。
  • 三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位帝王,通常指伏羲、神农、黄帝。
  • 五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帝王,通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 狙诈:狡猾欺诈。
  • 殽混:混杂,混乱。
  • :鉴别,区分。
  • 馀智:剩余的智慧。
  •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境界。
  • 重泉:深渊,比喻极深的地方。
  • 巢居:指原始人类在树上筑巢居住的生活方式。
  • 泫然:流泪的样子。

翻译

兴衰更迭是命运的轮回,好坏交替是自然的道理。 可惜那淳朴的古风,一旦逝去便不再回旋。 三皇时代已散去了朴实,五帝时期开始崇尚贤能。 王者的功业与霸者的成就,虚浮和伪善日益显露。 忠诚与狡诈,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 我剩余的智慧升入九霄云外,宁愿守着愚钝沉沦于深渊。 永远怀念那巢居的时光,感慨涕泪只是徒然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古风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虚伪、狡诈的失望。诗中,“三皇已散朴,五帝初尚贤”反映了社会从原始的朴素向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浮华和伪善。诗人以“馀智入九霄,守愚沦重泉”表达了自己宁愿保持愚钝,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态度。最后,诗人对巢居时代的怀念,更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深刻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