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曾任伏波将军。
  • 裹尸还:指战死沙场,以马革裹尸而归。
  • 定远:指东汉名将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
  • 生入关:活着回到关内。
  • 莫遣:不要让。
  • 只轮:指战车的一轮,比喻极少的东西或极小的力量。
  • 海窟:指敌人的巢穴,比喻边疆的敌国。
  • 一箭射天山:比喻留下一部分兵力镇守边疆。

翻译

伏波将军马援只愿战死沙场,用马革裹尸而归,定远侯班超何必非要活着回到关内。不要让敌人的战车有一辆逃回他们的巢穴,仍然要留下一支箭,用来镇守边疆的天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英勇无畏、誓死保卫国家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马援和班超两位历史名将的典故引用,强调了将士们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退缩的决心。后两句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将士们不仅要击退敌人,还要留下足够的兵力来镇守边疆,确保国家的安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