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战岛僧居

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接船求化惯,登陆赴斋疏。 载士春栽树,抛生日喂鱼。 入云萧帝寺,毕竟欲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指化缘,即僧人向信徒求取布施。
  • 斋疏:指斋饭,即僧人或信徒供养的食物。
  • 抛生:指放生,即释放被捕获的生物,以示慈悲。
  • 萧帝寺:指萧衍(梁武帝)所建的寺庙,萧衍是佛教的积极支持者。

翻译

师父喜爱在无尘之地,居住在江心的岛上。 习惯了接船化缘,登陆后则少有斋饭可享。 春天时栽种树木,放生时则喂鱼以示慈悲。 进入云雾缭绕的萧帝寺,究竟想要如何修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江心岛上的简朴生活。诗中,“师爱无尘地”一句,既表达了僧人对于清净环境的喜爱,也暗示了其修行的境界。通过“接船求化”与“登陆赴斋”的对比,展现了僧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日常活动,如春栽树、抛生喂鱼,进一步体现了僧人的慈悲与勤劳。结尾的“入云萧帝寺”则引发读者对于僧人修行目的的思考,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