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
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
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
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
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郡斋:郡守的府邸。
- 端忧:正忧愁。
- 明发:天明时。
- 俨朝衣:整齐地穿着朝服。
- 三百六旬日:指一整年,即360天。
- 新知:新认识的朋友。
- 四十九年非:指过去的岁月,意为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不再重要。
- 补拙:弥补不足。
- 游宦:指做官。
- 量才:衡量才能。
- 息机:停止机巧,指不再追求官场上的机巧。
- 随月俸:随着每月的俸禄。
- 故山薇:故乡的野菜,比喻故乡的生活。
- 封疆近:指旧友所在的地方与自己相距不远。
- 老牧:老朋友。
- 宴赏稀:很少有机会一起宴饮赏玩。
- 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 分符竹:分发符信,指被任命为官。
- 舟楫初登:初次乘船出任。
- 拥羽旗:手持羽旗,指担任官职。
- 幽人:隐士。
翻译
在苏州的元日,我作为郡吏回到家乡庆祝,天明时我穿着整齐的朝服,心中却忧愁。一年又开始了,我新认识的朋友已经四十九岁了,过去的岁月已经不再重要。我作为官员,虽然才能有限,但仍然勤奋工作,不再追求官场上的机巧。我的家族依靠每月的俸禄生活,而我只想回到故乡的简单生活。我与旧友相遇的地方离我很近,但老朋友很少有机会一起宴饮赏玩。我们常常通过书信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偶尔也会收到对方的诗篇,增添生活的光彩。我暂时厌倦了分发皇帝的诏书,初次乘船出任,手持羽旗。我不知道今天的心情如何,应该与隐士的生活有所不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元日回到故乡的郡斋时的感慨与思考。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淡然,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新旧朋友的生活状态,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