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投孙侍御

东归还著旧麻衣,争免花前有泪垂。 每岁春光九十日,一生年少几多时。 青云寸禄心耕早,明月仙枝分种迟。 不为感恩酬未得,五湖闲作钓鱼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麻衣:古代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这里指平民身份。
  • 争免:怎能避免。
  • 花前:指美好的时光或场景。
  • 九十日:指春季的三个月,共九十天。
  • 年少:年轻时期。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寸禄:微薄的俸禄,指官职不高。
  • 心耕:比喻辛勤工作或学习。
  • 明月仙枝:比喻高洁的品质或理想。
  • 分种迟:比喻实现理想或抱负的时机来得晚。
  • 感恩酬未得:指未能报答恩情。
  • 五湖:泛指江湖,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钓鱼师:指隐士,以钓鱼为乐。

翻译

东归之后又穿上了旧时的麻衣,怎能避免在花前有泪垂。 每年春光虽有九十天,一生中年轻时光又有多少? 早早地耕耘于青云之上的微薄俸禄,高洁的理想却迟迟未能实现。 不是因为未能报答恩情,而是在五湖之间悠闲地做一名钓鱼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选择。诗中,“东归还著旧麻衣”一句,既是对过去平民生活的回忆,也隐含了对现实的不满。诗人在春光烂漫之时,感叹青春易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珍惜。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官场的不屑。最后,诗人选择了隐居生活,以钓鱼为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