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ēng):适合。
  • 暑气:夏天的热气。
  • 涧底:山涧的底部。
  • 松摇千尺雨:形容松树在雨中摇曳,如同千尺高的雨帘。
  • 竹撼一窗秋:竹子摇动,仿佛带来了一窗的秋意。
  • 求猿句寄山深寺:请求山中深处的寺庙里的猿猴吟诵的诗句。
  • 乞鹤书传海畔洲:希望海边的洲上有鹤传递的书信。
  • 浮名:虚名。
  • 薄宦:微不足道的官职。
  • 悠悠:形容事情无关紧要,不值得关注。

翻译

这里特别适合夏天游玩,偶尔有风吹来,夏日的炎热便随之消散。山涧底部的松树在雨中摇曳,仿佛挂起了千尺高的雨帘;庭院中的竹子轻轻摇动,带来了一窗的秋意。我请求山中深处的寺庙里的猿猴吟诵的诗句,希望海边的洲上有鹤传递的书信。闲暇时与先生谈论个人的事情,那些虚名和微不足道的官职总是显得那么无关紧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夏日山林中的清凉景象,通过“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宁静。诗中“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向往自然的情感。结尾的“浮名薄宦总悠悠”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