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 李颀
都门柳色朝朝新,念尔今为江上人。 穆陵关带清风远,彭蠡湖连芳草春。 泊舟借问西林寺,晓听猿声在山翠。 浔阳北望鸿雁回,湓水东流客心醉。 须知圣代举贤良,不使遗才滞一方。 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
  • 念尔:想到你。
  • 穆陵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湖北省。
  • 彭蠡湖:即今鄱阳湖,位于江西省。
  • 西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脚下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 浔阳:古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湓水:古代河流名,流经九江市。
  • 虎符:古代调兵的信物,这里指刘太守。
  • 白云乡:指仙境或隐居之地。

翻译

京城的柳树每天都是新的,想到你如今成了江上的人。 穆陵关带着清风远远地吹过,彭蠡湖边芳草在春天里生机勃勃。 停船询问西林寺的位置,清晨听着猿声在翠绿的山中回荡。 从浔阳向北望去,鸿雁归来,湓水东流,让人心醉。 要知道在圣明的时代,会选拔贤良,不让有才能的人遗留在偏远之地。 应该会见到鄱阳的刘太守,他手持虎符,我们一起指着白云乡,思归的心情油然而生。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颀送别从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京城柳色、穆陵关、彭蠡湖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从弟远行的关切与祝福。诗中“晓听猿声在山翠”一句,以猿声和山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圣代举贤的期待和对鄱阳刘太守的想象,寄托了对从弟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思归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颀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颀

李颀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