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人

· 李远
凤城烟霭思偏多,曾向刘郎住处过。 银烛焰前贪劝酒,玉箫声里已闻歌。 佳人惜别看嘶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城:指京城。
  • 烟霭:烟雾和云气。
  • 刘郎:指汉代刘晨,传说中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并与之结为夫妻。这里泛指情郎。
  • 银烛:明亮的蜡烛。
  • 玉箫:玉制的箫,常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
  • 嘶马:马嘶叫的声音。
  • 翠蛾:指女子的眉毛,古代女子常画眉如翠羽。
  • 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纷披的样子。

翻译

在京城的烟雾和云气中,我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曾经到过刘郎的住处。 在明亮的蜡烛光下,我贪恋地劝酒,玉箫声中已经能听到歌声。 佳人依依不舍地看着马嘶叫,公子含情脉脉地望着那翠绿的眉毛。 如今再次来到这里,门巷已经改变,出墙的桐树绿叶婆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烟霭、刘郎住处、银烛劝酒、玉箫歌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诗中“佳人惜别”与“公子含情”两句,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结尾的“重来门巷改,出墙桐树绿婆娑”则巧妙地以景结情,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对往昔的无限追忆。

李远

唐蜀人。字求古,一作承古。太和进士。历忠、建、江三州刺史。终御史中丞。有诗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