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黄石斋宫允阻舟临清黄以四诗见投次和

岂不畏行役,其如世路何。 人情偏局面,宦籍亦风波。 竭泽游鳞少,寒山哀雁多。 不然终滞此,几欲问行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黄石斋(huáng shí zhāi):古代文人的别号,指作者李孙宸的居所。 宫允(gōng yǔn):指皇帝允许。 阻(zǔ):拦阻。 清黄(qīng huáng):指清澈明净的黄河。 宦籍(huàn jí):指官员的身份。 竭泽(jié zé):指湖泊干涸。 游鳞(yóu lín):指游动的鱼。 寒山(hán shān):指寒冷的山岭。 哀雁(āi yàn):指凄凉哀鸣的大雁。 行輠(xíng xū):指行旅的车辆。

翻译

岂有不害怕行走劳累,像是世间的路途有多么艰难。 人情复杂微妙,官场也是风波不断。 湖泊干涸,游动的鱼儿减少,寒山上凄凉哀鸣的大雁却很多。 不然就会一直滞留在这里,几乎要问问行旅的车辆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世间艰难和官场风波的感慨和忧虑。通过描写干涸的湖泊、减少的鱼儿和凄凉的大雁,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最后一句“几欲问行輠”则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前途的担忧。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惘。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