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门冬夜

寒山雪压万峰低,落日山城驻马蹄。 袪冷未逢春瓮熟,欲眠无那夜乌啼。 人来汴水无家信,路入并州有战鼙。 旋思乡愁抛未得,悄然拈笔赋征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门冬(sāi mén dōng):古代指冬季的边塞之地。
  • 袪(qū):通“去”,离开。
  • 瓮(wèng):古代盛水或盛米的器具。
  • 那(nà):通“哪”,何。
  • 乌(wū):乌鸦。
  • 汴水(biàn shuǐ):指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运河。
  • 并州(bìng zhōu):古代地名,今山西省。
  • 战鼙(zhàn pí):古代用于战场传令的鼓。

翻译

在塞外的寒冬之夜,雪花压弯了千山万岭,夕阳映照下的山城,马蹄声回荡。 寒冷依旧,春天还未到来,瓮里的米还没有煮熟,想要安然入眠却听不见夜晚乌鸦的啼声。 有人来了,却没有家书传来,踏上汴京的水路,却听到并州传来的战鼙声。 心中思念乡愁难以抛却,默默地拿起笔,写下对征途西行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的边塞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愁的深沉思念和对征途的无奈。诗中运用了大量意境深远的词语,如“落日山城”、“欲眠无那夜乌啼”,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整体氛围幽寂凄凉,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

李濂

李濂

明河南祥符人,字川甫,一作川父,号嵩渚。正德九年进士。任沔阳知州、同知宁波府,升山西佥事。少负俊才,尝驰马夷门外,酾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里居四十余年而卒。博学多闻,以古文名于时。曾作《理情赋》,李梦阳见而往访。濂初甚得意,久之,乃知梦阳持论偏颇。有《祥符乡贤传》、《汴京遗迹志》、《医史》、《观政集》、《嵩渚集》等。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