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亮垣先生还朝

凉飔飒飒惊秋节,三城官柳鸣蝉咽。 越王台倚越山云,王气千秋可揽结。 传呼候馆抗前旌,夜来南斗避文星。 津亭冠盖不知数,共言祖送黄先生。 先生三朝旧名德,神庙贤良策第一。 藉冠宫寮侍从班,身依子舍承欢日。 年来冲圣御龙楼,讲幄文儒礼数优。 金匮两朝徵实录,前席时虚待校雠。 以此征车难久驻,谢传东山起别墅。 行边烟雨五陵花,望里春云万家树。 到日金銮凤翼开,如椽史笔总鸿裁。 谟烈显承光琬琰,始信龙门一代才。 圣明有道勤宵旰,夔龙勋业盈霄汉。 宣麻早晚拜先生,伯仲之间见伊旦。 蹇予夙昔托追游,归来一病狎沧洲。 临岐自怅典型远,飞梦长随入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凉飔飒飒(liáng xī sà sà):凉爽的风声声响。 越王台:古代越王的台基。 南斗:古代指南斗星。 文星:指古代七宿之一的文曲星。 津亭:古代官员出入的关卡。 祖送:指祖先送别。 冲圣:指拜见圣上。 金匮:古代帝王用来存放实录的匣子。 校雠(xiào chuó):校对勘误。 东山:指退隐的地方。 五陵花:指五陵地区的花朵。 金銮凤翼:指皇帝的金銮和凤翼,象征尊贵。 龙门:指科举考试的地方。 圣明有道:指圣明有德行。 夔龙:传说中的龙。 宣麻:指宣布谥号。 伯仲之间:指兄弟之间。 蹇予(jiǎn yú):自称。 狎沧洲:指游荡在辽阔的沧海之中。 帝州:指帝王的领地。

翻译

凉爽的微风吹拂着,秋天的气息让人惊叹。三座城中的官柳在嗡嗡作响,蝉鸣声渐渐消失。越王台依偎在越山云中,那里充满了千秋的王者气息,令人感慨万千。传令官员在馆中等候,抗着前来的旌旗,夜晚时南斗星避开了文星。津亭上的冠盖车马络绎不绝,大家共同谈论着祖先送别黄亮垣先生的事情。先生在朝廷中有着悠久的名声和高尚的品德,神庙中他的贤良之策排在第一位。他侍奉在宫廷中,日日享受着欢乐。多年来,他在圣上面前讲授文学礼仪,表现出色。金匣中记载着他两朝的事迹,前排的座位时常空着等待他的校对。因此,他的车马难以久留,只好谢绝朝廷的召唤,退隐到东山建起别墅。行走在边境的烟雨中,五陵地区的花朵盛开,眺望远方,春天的云彩飘渺,万家的树木郁郁葱葱。当他到达帝王的金銮凤翼之下,就如同历史书中的伟人一般,被总裁任用。他的德行和才华得到了圣明的认可,勤勉不懈,功业辉煌,如同夔龙般在天空中翱翔。宣布谥号的那一天,早晚会有人前来拜访先生,兄弟之间相见如伊旦。我曾经向先生请教,如今却病倒在沧洲之上,离别时心中充满远方的忧伤,飞梦似乎一直随着我进入帝王的领地。

赏析

这首诗是李孙宸送别黄亮垣先生还朝的作品,通过描绘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祝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先生在朝廷中的荣耀和退隐后的清高风范,体现了作者对先生的深切敬意和对先生未来的美好祝愿。整体氛围庄重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追求。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