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龄十景遐龄仙境

綵翮高飞去不留,斜阳长自射岩幽。 织乌沈处晴霞敛,巢鹊归时暮霭收。 翠锁云萝千嶂暝,红堆霜树一林秋。 人间此是通天窍,未必丹丘胜药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遐龄:指遥远的年龄。
  • 綵翮(cǎi hè):指五彩斑斓的羽毛。
  • 岩幽:指幽深的山岩。
  • 织乌:指编织巢穴的乌鸦。
  • 晴霞:指晴朗的霞光。
  • 巢鹊:指筑巢的喜鹊。
  • 暮霭:指傍晚的轻雾。
  • 翠锁:指翠绿的植物。
  • 云萝:指藤蔓缠绕的样子。
  • 千嶂:指千山峻岭。
  • 红堆:指红色的堆叠。
  • 霜树:指挂满霜的树木。
  • 通天窍:指通向天空的窍道。
  • 丹丘:传说中的仙山,也指仙境。
  • 胜药丘:指胜过仙山的灵药之地。

翻译

遥远的年龄,十分美丽的仙境。 五彩斑斓的羽毛高飞而去,夕阳斜射在幽深的山岩上。 编织巢穴的乌鸦在沉静的地方,晴朗的霞光渐渐隐去,筑巢的喜鹊归来时,傍晚的轻雾也渐渐收敛。 翠绿的植物缠绕在千山峻岭之间,红色的树木堆叠成一片秋色。 这里在人间,却仿佛通向天空的神秘之地,也许胜过传说中的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遥远而美丽的仙境,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中的鸟兽、山川、霞光等元素,展现出一幅幽静神秘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之美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暗示着人间也有着类似仙境般的美好存在。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给人以遐想和美好的感受。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