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太史颁诏朝鲜

騑騑四牡指扶桑,袖里犹携汉署香。 地尽熊津通玉帛,天回鸭绿在金汤。 狂澜未息鲸鲵浪,属国原依日月光。 自是儒臣折樽俎,无烦飞将度辽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騑騑(fěi):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 四牡(mǔ):指四匹马。
  • 扶桑(fúsāng):传说中东海中的神树,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话国家。
  • 汉署(hàn shǔ):指汉朝的官署。
  • 熊津(xiónɡ jīn):古代地名,今朝鲜。
  • 鸭绿(yā lǜ):古代地名,今朝鲜。
  • 金汤(jīn tānɡ):古代地名,今朝鲜。
  • 鲸鲵(jīnɡ ní):传说中的大鱼,泛指海洋生物。
  • 属国(zhǔ ɡuó):附属于别的国家的国家。
  • 飞将(fēi jiānɡ):指出使的使者。
  • 辽阳(liáo yánɡ):古代地名,今辽宁省。

翻译

四匹马在东海中奔跑,袖子里还带着汉朝的官署香气。地方一直延伸到熊津,天空中回荡着鸭绿和金汤的声音。汹涌的海浪不停止,大鱼和海洋生物在这个国家依附于日月之光。这是文臣们折断酒杯和肉案,不必劳烦使者去度量辽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通过描写马奔跑、官署香气、地名和神话国家等元素,展现了古代朝鲜的神秘和壮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远方国家的向往和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